跳转至内容
  • 版块
  • 最新
  • 标签
  • 热门
  • 用户
  • 群组
皮肤
  • Light
  • Cerulean
  • Cosmo
  • Flatly
  • Journal
  • Litera
  • Lumen
  • Lux
  • Materia
  • Minty
  • Morph
  • Pulse
  • Sandstone
  • Simplex
  • Sketchy
  • Spacelab
  • United
  • Yeti
  • Zephyr
  • Dark
  • Cyborg
  • Darkly
  • Quartz
  • Slate
  • Solar
  • Superhero
  • Vapor

  • 默认(不使用皮肤)
  • 不使用皮肤
折叠
品牌标识

DeepracticeX 社区

carsonC

carson

@carson
关于
帖子
2
主题
0
分享
0
群组
1
粉丝
0
关注
0

帖子

最新 最佳 有争议的

  • Monogent 理论研讨会 2025-08-02
    carsonC carson

    尼采最后的推论,真的战胜了康德吗?
    Monogent,更多的是想基于伟人和成功哲学家,以及成熟理论,推导出AI时代的AI认知系统。

    • 康德:18世纪德国哲学家,主要活跃于启蒙运动时期。
    • 尼采:19世纪德国哲学家,生活在工业革命后期。

    康德在18世纪确实是个哲学屠夫,他几乎推翻了整个哲学传统!

    尼采vs康德:没有胜负,只有时代转换。
    尼采确实也暴露了康德的根本弱点:

    1. 物自体的悖论
    • 康德说物自体"不可知",但又说它"影响我们"
    • 如果真的不可知,我们怎么知道它的存在?
    1. 先验主体的虚构性
    • "我思"背后的统一主体在哪里?
    • 可能只是语法习惯造成的幻觉
    1. 价值的历史性
    • 康德的"道德律"不是永恒的,而是特定历史的产物
    • "上帝死了"意味着所有绝对价值都需要重新审视
    Monogent

  • Monogent 理论研讨会 2025-08-02
    carsonC carson

    在会议尾声,我们想探讨二个问题,记录如下:

    问题一:与Monogent相似的哲学理论体系

    1. 胡塞尔现象学(最相似)

    • 理论核心:意识的意向性结构,现象构成分析
    • 三层架构:感知层→意义层→本质层
    • 与Monogent对应:体验网络→语义网络→神经网络
    • 关键相似点:强调意识的构成性作用,反对被动接受模型

    2. 海德格尔存在论分析

    • 理论核心:此在的时间性,理解的循环结构
    • 关键洞察:"前理解"概念 ≈ Sean的"拔树根激活"
    • 对Monogent启发:五维语义中时间维度的哲学基础

    3. 梅洛-庞蒂身体现象学

    • 理论核心:身体图式,知觉的主动性
    • 与Monogent关系:为"体验网络"提供理论基础
    • 关键观点:认知不是抽象计算,而是身体与世界的对话

    4. 威廉·詹姆斯意识流理论

    • 理论核心:意识的选择性和边缘性
    • 解决问题:意识注意力突然切换的机制
    • 对Monogent价值:解释认知边界和个体差异的合理性

    5. 其他相关理论

    • 柏格森:绵延时间vs机械时间(五维语义的时间维度)
    • 皮尔斯:符号学三元关系(语义构成机制)

    问题二:康德的历史地位与主要对手

    康德作为集大成者

    1. 调和对象:理性主义vs经验主义的两百年对立
    2. 方法创新:先验哲学方法,问"如何可能"而非"是什么"
    3. 核心贡献:既要先天形式,也要经验内容的认知理论

    康德推翻的三大传统

    1. 理性主义独断论(笛卡尔、莱布尼茨)
    • 推翻:纯理性无法超越经验界限
    • 具体:本体论证明、理性心理学、理性宇宙论全部无效
    1. 经验主义怀疑论(休谟)
    • 问题:因果关系、归纳推理、自我统一性的质疑
    • 康德方案:先验范畴、综合判断、先验统觉
    1. 传统形而上学
    • 革命:从"认识符合对象"到"对象符合认识"
    • 区分:现象界(可知)vs 本体界(不可知)

    康德的三大死敌

    1. 黑格尔:绝对精神vs有限理性,无边界vs有边界
    2. 叔本华:攻击物自体概念,提出意志vs表象二元论
    3. 尼采:彻底质疑先验自我,提出视角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

    现代影响

    • 科学基础:现代科学仍然是康德式的认知框架
    • AI预设:传统AI本质上采用康德的主体-客体二元模式
    • 哲学分水岭:后康德哲学都在回应或反驳康德

    对Monogent的意义

    哲学定位

    • Monogent不是选择单一哲学路线,而是AI时代的新综合
    • 类似康德在18世纪的角色:在对立传统间找到第三条道路

    理论整合策略

    • 从康德继承:三层架构、先验形式、综合统一
    • 从尼采吸收:视角主义、个体化、价值创造
    • 从现象学学习:意向性、意义构成、生活世界优先

    可能的哲学突破

    1. 超越主客二元对立:AI既是主体也是客体
    2. 多重时间性整合:机器时间、体验时间、社会时间
    3. 分布式主体间性:网络化的个体认知系统
    Monogent
  • 登录

  • 没有帐号? 注册

  • 第一个帖子
    最后一个帖子
0
  • 版块
  • 最新
  • 标签
  • 热门
  • 用户
  • 群组